11月9日,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授旗并致訓詞。
習近平在致訓詞時指出,長期以來,消防隊伍作為同老百姓貼得最近、聯系最緊的隊伍,有警必出、聞警即動,奮戰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地方,特別是在重大災害事故面前,你們不畏艱險、沖鋒在前,作出了突出貢獻。改革轉制后,你們作為應急救援的主力軍和國家隊,承擔著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、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重要職責,黨和人民對你們寄予厚望。
習近平首次發表訓詞是在2015年12月31日,而此次也是習近平首次為非軍隊單位致訓詞,這其中還有哪些講究,我們一起學習。
習近平任軍委主席以來,特別是伴隨著軍隊改革的展開,習近平分別給陸軍、火箭軍、戰略支援部隊、武警部隊、軍事科學院、國防大學、國防科技大學、聯勤保障部隊等單位致訓詞,而在五大戰區成立、新調整組建84個軍級單位、軍委2018年開訓動員大會等場合,習近平發布的是訓令。
為何有的單位致訓詞,有的單位致訓令呢?有關專家曾表示,訓詞本質是統帥代表黨和人民對軍隊產生思想引領,設立價值坐標和行為規范。訓詞多用于軍政系統,如軍種、院校和科研單位等,其內容有定義、有評價、有要求。訓令則是命令性的一種用詞或者文書,是統帥下達的必須執行的命令,要求部隊嚴格執行,多用于軍令系統,作戰指揮色彩濃厚,針對的是非常重要的事。
和作戰貼合緊密的用“訓令”,用“戰區主戰、軍種主建”這個原則來看,就比較容易理解了。但從“軍委—戰區—部隊”和“軍委—軍種—部隊”這兩條指揮和管理線條來看,作為最后一環的部隊,無論是新組建的84個軍級單位,還是開訓動員大會,習近平發布訓令都帶有很濃的打仗味道。
訓詞和訓令的發布,通常伴隨著授旗。而授旗通常是因為以下幾個原因:新組建的軍兵種,如戰略支援部隊、聯勤保障部隊等;更換名稱的軍兵種,比如原稱第二炮兵的火箭軍;還有領導指揮體制調整的單位,如武警部隊,由原來的國務院和中央軍委雙重領導體制,改為黨中央和中央軍委對武警部隊實行集中統一領導,實行中央軍委-武警部隊-部隊領導指揮體制;還有一種就是新調整組建成立的單位,比如新成立的軍事科學院、國防大學、國防科技大學。
授旗的同時,以訓詞和訓令的形式發布的內容,更蘊含了統帥對于國防和軍隊的全盤思考。
消防救援隊伍雖然不是軍隊,但在武警部隊改革之前,消防現役部隊已經存在50多年,訓詞中,習近平特別強調,“改革轉制后,你們作為應急救援的主力軍和國家隊,承擔著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風險、應對處置各類災害事故的重要職責,黨和人民對你們寄予厚望。”正所謂改制不改志,退伍不褪色。
習近平對消防救援隊伍提出要求的用詞也有“軍味”,比如“堅持黨的絕對領導”,“服從命令、聽從指揮”,“用鐵的紀律打造鐵的隊伍”,“枕戈待旦、快速反應的備戰狀態”,“英勇頑強、不怕犧牲的戰斗作風”,“召之即來,戰之必勝”,“在人民群眾最需要的時候沖鋒在前”……可以看出,習主席還是用軍隊的話語體系在要求這支隊伍。
而這些剛剛脫下軍裝的老兵,用誓言鏗鏘作答:赴湯蹈火,竭誠為民……